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当AI沦为“谣言机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07:49:00    

最近,上海警方破获一起“华山医院前院长客死他乡”的AI造谣案:3人团队,手握500多个账号,仅仅一个多月就发布30多万条AI生成的不实帖文。

一则“医疗泰斗客死他乡”的悲情故事,一个凭空捏造的“张明远”院长,一场AI批量生产的谣言风暴……这起案件的侦破,向大众揭开了“流量黑产”的罪恶链条——犯罪嫌疑人只要抓取热门内容,设置“第一句话要抓人眼球”“叠加医疗、养老等关键词”等算法指令,就能让AI自动生成“催泪弹”式谣言,再通过500个账号矩阵式分发。日均1万条谣言的“产能”,甚至已经称得上是“工业化造谣”。

每1万次阅读量5元的收益,让谣言成为可量化的“产品”。讽刺的是,在传播谣言前,犯罪嫌疑人甚至“不知道上海有华山医院”,也不在乎真假,流量经济的逐利逻辑,已彻底碾压了信息传播的公共属性。整个过程无需事实核查,更没有道德考量。

“张明远”的虚假叙事,并非孤例。从明星绯闻到医患矛盾,从国际局势到民生焦虑,AI谣言正大肆而又精准地狙击着人们的敏感神经。网安总队警官用一句话精准概括:这是“AI的幻觉”,是“毒流量”,更是“流量经济”劣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更可怕的是,这种AI的“幻觉”,很可能演变为数字时代的“三人成虎”。一个自媒体号说一件事,你可能不会相信。但是,如果有两个、三个……成百上千个呢?在AI技术越来越的今天,当真假掺半的信息广泛流传,普通人如何予以分辨?当批量化的谣言进一步污染互联网环境、挤占公共话语空间,错误信息是否会呈几何级增长,真实议题是否会在“信息洪流”中失焦?

“毒流量”,是对网络环境治理能力的一种挑战。对此,上海警方重拳出击,全力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也和一些头部平台建立了畅通的工作联动机制。

严打严惩之外,治理AI谣言仍需多方协同——立法方面要加以突破,要求相关企业对AI生成内容作出显著标识,引导技术算法向善;平台方面,应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治理”,优化推荐、奖励机制,不能任由“毒流量”“标题党”泛滥;社会公众也要进一步认识到,在当下互联网语境中,“有图有视频”不再等同于真相。

数字时代,“真实”变得尤为可贵,更需要我们共同守护。

原标题:《当AI沦为“谣言机器” | 锋面评论》

栏目编辑:顾莹颖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杨洁

热门文章

东丽关切 | 城市治理看东丽:区领导察看市容环境治理工程项目

03-25 20:51

两周内办结116件来电事项!哈尔滨市交通集团负责人接听12345热线

03-26 10:13

不止大风降温,沙尘也来“凑热闹”,带齐装备再出门!

03-25 20:54

降本减负增信心

03-26 10:16

早安,淮南!

03-25 20:57

融链赋能•岩企向新——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产融对接会(龙岩新材料产业专场)成功举办

03-26 10:19

原州区政协围绕促进优化 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专题调研

03-25 21:00

临沂水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

03-26 10:23

注意!清明假期首日火车票今起发售 收藏这份购票攻略

03-25 21:03

跨境追击电诈团伙,仅杭州地区就追回损失超200万元

03-26 10:27
最新文章

寻迹中国丨燃起来了!德国小哥在叠滘“扒龙船”

05-01 12:24

5月新规,一起来看!

05-01 11:13

湖南推动地质找矿和矿山采选冶装备更新 实施万亿矿业矿产要素保障专班服务|湖南发布

05-01 09:28

韩红传喜讯

05-01 08:43

海量财经丨青岛食品一季度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经营现金流大增1485.34%

05-01 08:11

舞剧《牡丹亭》成功首演,苏州特推系列“宠粉”计划

05-01 07:10

eBayQ1营收26亿美元 高于预期

05-01 04:08

高品质发展时代,长跑选手保利发展的领跑答卷

05-01 01:53

大竹县2025年中小学生球类运动会圆满落幕

05-01 01:37

日本央行召开货币政策会议

04-30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