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水稻种子“披甲”下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6 04:40:00    

一粒粒金黄的稻种缓缓落入旋转的离心机,在高速翻滚中,它们被药剂和粉料层层包裹。不出几分钟,原本形状不一、表面粗糙的水稻种子,便穿上了一层“白色防护衣”,变得圆润光滑、大小一致,从机器的另一端滚落出来。这项让种子“披甲”下田的技术,正是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三亚南繁研究院)研发的“杂交水稻丸粒化精量播种技术”。当前,该项技术已在海南三亚、东方等地开展试验。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三亚南繁研究院)副教授刘宏岩介绍,水稻种子这层“白色外衣”主要由滑石粉、膨润土等天然矿物粉末构成,其中还融合了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植物激素等,不仅在种子周围形成一道“保护屏障”,有效防止病虫害、鼠害,同时,还能在水稻生长初期持续供给营养,帮助幼苗在复杂的田间环境中更快扎根、稳健出苗。

丸粒化处理不仅提升了种子的“抗压能力”,也显著提高了播种效率。经过丸粒化处理的种子,形态一致、表面光滑,与高精度播种设备实现更高程度的适配,精准落点、均匀分布,成为推进水稻精量播种的关键一环。

播种更均匀,成本也随之下降。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三亚南繁研究院)副教授王宝龙介绍,得益于该技术出苗均匀和成苗率高,每亩所需种子量可从5斤减少至3斤,用种量减少近一半,产量却可稳步提高5%至10%。

2024年,该项技术在东方市完成500亩试验,今年早季又在三亚开展了80亩播种试验。相比传统撒播方式,精量播种技术让水稻播种更精准,管理更轻松,收成更可期。

(本报记者 王晓樱 本报通讯员 张阳)

热门文章

东丽关切 | 城市治理看东丽:区领导察看市容环境治理工程项目

03-25 20:51

两周内办结116件来电事项!哈尔滨市交通集团负责人接听12345热线

03-26 10:13

不止大风降温,沙尘也来“凑热闹”,带齐装备再出门!

03-25 20:54

降本减负增信心

03-26 10:16

早安,淮南!

03-25 20:57

融链赋能•岩企向新——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产融对接会(龙岩新材料产业专场)成功举办

03-26 10:19

原州区政协围绕促进优化 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专题调研

03-25 21:00

临沂水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

03-26 10:23

注意!清明假期首日火车票今起发售 收藏这份购票攻略

03-25 21:03

跨境追击电诈团伙,仅杭州地区就追回损失超200万元

03-26 10:27
最新文章

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顺利启动空载试运行

08-26 14:35

40岁男子因情感纠纷故意伤害致2死1伤

08-26 12:37

临沂市光彩事业促进会“水滴弘毅助学金”(平邑)发放仪式举行

08-26 11:28

e法耀陇原丨从祁连到黄河 一路警色伴成长——甘肃公安全景守护“开学第一课”

08-26 11:28

中金:京沪楼市新政下再看地产股投资机会

08-26 10:38

今日养生方

08-26 07:15

探寻尘封的秦帝国礼制建筑群

08-26 05:00

水稻种子“披甲”下田

08-26 04:40

40余所高校专家学者齐聚重庆 共话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发展

08-25 19:23

辉煌60年·遇见高原的城|次旺噶多带你游日土

08-25 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