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26 11:24:00
凭借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创新实践和亮眼成绩,贵州省地质科技园《依托浅层地温能,打造低碳智慧园区样板》入选生态环境部2025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系贵州省唯一入选的园区。
据悉,浅层地温能中央空调系统由地埋管换热系统、空调主机系统、空调末端系统和智能控制监测系统组成。作为核心环节,地埋管换热系统主要通过岩土热响应测试获取关键数据,在地下室区域精心布置了815口地下换热井,井深均为100m,共完成竖直地埋管换热延米数78400m,井间距严格控制在4.2m,确保了换热效率的最大化。管井内还埋设有De32的高密度聚乙烯双U型管,其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导热性能有效保障了地埋管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地埋管与主机房的无缝连接,构建起了高效的浅层地热能传输通道。
为了确保园区浅层地热能能够高效转化为冷暖能源,园区建设了地源热泵空调主机房,安装了3台螺杆式地源热泵机组,配备了8台循环泵及附属水处理设备,形成了一个稳定可靠的循环系统。通过夏季吸热储能,冬季释暖供能,可实现夏季7℃/12℃供冷、冬季40℃/45℃供热,能耗较传统园区降40%,满足了园区内不同建筑的冷暖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发现了地下水赋存特征对浅层地热能换热效率的影响机理,应用贵州岩溶区浅层地热能高效换热勘查评价关键技术,提升地埋管换热的单孔换热效率;研发了适用于贵州岩溶区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的“岩土热响应测试仪器”等多种装置,获得多项专利;建成了贵州首个地温及能效能耗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系统能效和地温场变化,确保系统节能高效、稳定可靠运行。
通过一系列综合措施,贵州省地质科技园取得了显著的节能减排成效。
能源替代成果显著。浅层地温能中央空调系统的稳定运行,实现了大规模的常规能源替代。根据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报告》,园区应用年常规能源替代量达到1362吨标煤。这一成果不仅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了能源采购成本,还缓解了能源供应压力。
污染物减排成效突出。由于浅层地热能的利用过程无燃烧现象,不产生有毒有害或温室气体排放。经核算,年二氧化碳减排量高达3364吨,年二氧化硫减排量为67.2吨,年粉尘减排量为33.6吨。有效改善了区域空气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
资源循环利用高效。在水资源利用上,浅层地温能中央空调系统优化地源热泵水循环设计,减少浪费,提高重复利用率。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合理规划地埋管换热系统,利用地下室建地下换热井,不额外占地,实现高效利用。
园区的创新实践不仅为入驻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了健康、低碳、高效的工作环境,更通过示范效应,有力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向绿色化、低碳化方向升级,推动了绿色技术研发与应用在贵州的聚集发展。
未来,贵州省地质科技园将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与多方合作开展创新攻关,推动园内产业融合,与周边区域合作打造产业集群,为其他园区和企业提供可借鉴经验,助力形成绿色低碳生活和消费模式,推动绿色低碳事业发展。
来源:贵阳生态环境融媒体中心
文丨何莹莹
东丽关切 | 城市治理看东丽:区领导察看市容环境治理工程项目
03-25 20:51两周内办结116件来电事项!哈尔滨市交通集团负责人接听12345热线
03-26 10:13不止大风降温,沙尘也来“凑热闹”,带齐装备再出门!
03-25 20:54降本减负增信心
03-26 10:16早安,淮南!
03-25 20:57融链赋能•岩企向新——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产融对接会(龙岩新材料产业专场)成功举办
03-26 10:19原州区政协围绕促进优化 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专题调研
03-25 21:00临沂水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
03-26 10:23注意!清明假期首日火车票今起发售 收藏这份购票攻略
03-25 21:03跨境追击电诈团伙,仅杭州地区就追回损失超200万元
03-26 10:27大连新增两处音乐喷泉!
08-11 18:57本周我市以晴或多云天气为主,有两次降水过程
08-11 18:24三部门征求意见:拟取消“存取款单笔超5万元说明来源用途”
08-11 16:19光天化日遮挡号牌?长沙交警火速拿下“蒙面”越野车!
08-11 16:13何以中国|津城文物“显眼包”,花落谁家?
08-11 16:08情绪、语音识别,全球首款“AI养宠”互动神器,金河生物深挖万亿萌宠市场
08-11 12:23受降雨影响,四川8条中小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08-11 11:21合肥一六八新店花园学校七年级新生家长会圆满召开
08-11 10:58花“小钱”保“大钱”?“职业代退”背后套路重重
08-11 09:51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加快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做优,企业成长无忧
08-11 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