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09:52:00
原标题:
第39届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落幕
新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测评选拔 5名优胜者将代表甘肃出战全国赛
可调透光度玻璃
会踢足球的机器人
中国甘肃网4月21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4月20日,由省教育厅、省科协联合主办的2025甘肃省科创大赛成果展示类暨第39届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甘肃科技馆落下帷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杨勇平为广大青少年视频寄语。
大赛以“责任·创新·诚信·合作”为主题,主要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科学家精神宣讲报告会、科普观摩等活动。从基层学校初选到省级终评,吸引了全省约40万人参加不同层次的竞赛活动。大赛共收到各市州科协及省直部门主管学校推荐作品485件,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作品311件、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作品174件。经过资格审查、科学道德和伦理审查、初评评审,入围终评作品总计291件。经过选拔,最终有17支代表队入围终评展示环节,371名青少年科技爱好者和科技辅导员齐聚兰州同台竞技,共同追逐科技创新梦想。
经过为期两天的激烈角逐,大赛最终评选出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一等奖51项,二等奖97项,三等奖128项,“庄园牧场”创新专项奖5项。其中,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奖176项,《居民区楼宇拐角车辆防撞模拟报警器》等32件作品被评为一等奖,《管道维修微型机器人》等61件作品被评为二等奖,《智慧安全过马路》等83件作品被评为三等奖;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奖100项,《自制多功能电磁现象演示仪》等19件作品获大赛一等奖,《多用途演示实验物联网温度计》等36件作品获大赛二等奖,《有趣的发酵》等45件作品获大赛三等奖。部分获奖选手经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测评选拔后,推荐5名选手代表甘肃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据赛事承办方甘肃科技馆副馆长、甘肃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副主任李卫介绍,本届大赛在往届基础上继续创新发展:设立冠名企业创新专项奖,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科学探索热情,培育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推动赛事品牌向更高层次发展;在确定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推荐人员方面,新增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测评环节,突出对学生知识储备、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创新人格等全面考察,不仅考察学生的学科素养,更注重科研潜质与学术品格的培养,推动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英才竞相涌现。
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也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省级赛事,是目前甘肃省中小学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中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最大的品牌活动之一,在推动青少年科学素质提高,激发青少年创造活力,促进优秀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凸显示范带动作用。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燕 文/图
■赛场扫描
小小奇思 改变生活
2025甘肃省科创大赛成果展示类暨第39届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作品,涉及数学、物理与天文学、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工程学、环境科学、行为和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充满了孩子们的奇思妙想。
喜欢盆栽又比较忙的上班族,时常无暇照料盆栽。陇南文县第四中学初三的熊秋婷、尚雯静、刘强3人设计了一款自理式“AI盆栽”,可在白天定时连接网络,自动寻找适合该植物生长的光照和温度环境。当光线值和温度不适宜植物生长的时候,盆栽电机启动,带动盆栽再次寻找适宜的环境。行进途中如遇障碍物,也会自动避障转弯。“盆栽还配备了湿度传感器,让它能够检测当前的土壤湿度,如果土壤温度不适宜,就会自动抽水、浇水直到适合植物生长后停止浇水。”这样,盆栽就不需要人去照料。他们说,以后还会继续改进,比如定时将相应的植物状况传送到主人的手机上,实时监控土壤当前情况。
嘉峪关市第二中学郑佳琦设计制作了一款“激光声波显示器”,将激光照射在不断振动的音叉上,再经过八面镜连续反射,在背景板上就会显现出一条绿色的波浪光线,将声波显示出来。他告诉记者,初二物理《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中为证明发声体在振动,借助音叉和悬挂的乒乓球来验证;第二节《声音的特性》中要利用示波器或手机软件观察声音的波形。“想要直观理解声波这样的抽象概念,模型建构和仪器设备方面存在难度,但我设计的这一实验做到了。”郑佳琦说。这一实验巧妙地运用了点动成线原理,融合振动光点呈现声波。
“阳面教室每天总有段时间阳光直射严重,这样的光线影响了我们的视线。”金昌市龙门学校的王寿毓、雷金梅为此设计了一款“可调透光度玻璃”:当光线没有直射到室内时,此时透光膜断电呈透明状,教室可以正常采光;当有强光照射时,光敏传感器数值增加到很大,通过主控板的检测与判断,控制透光膜通电“起雾”,遮光的同时仍有光线透入教室,可以正常采光,这样既不用拉窗帘,也不用再次开灯照明。
像这样的新巧奇思,在本届大赛上比比皆是。孩子们将生活中的所思,利用所学转化为未来改变生活的神来之笔。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燕 文/图
东丽关切 | 城市治理看东丽:区领导察看市容环境治理工程项目
03-25 20:51两周内办结116件来电事项!哈尔滨市交通集团负责人接听12345热线
03-26 10:13不止大风降温,沙尘也来“凑热闹”,带齐装备再出门!
03-25 20:54降本减负增信心
03-26 10:16早安,淮南!
03-25 20:57融链赋能•岩企向新——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产融对接会(龙岩新材料产业专场)成功举办
03-26 10:19原州区政协围绕促进优化 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专题调研
03-25 21:00临沂水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
03-26 10:23注意!清明假期首日火车票今起发售 收藏这份购票攻略
03-25 21:03跨境追击电诈团伙,仅杭州地区就追回损失超200万元
03-26 10:27厦门理工学院:劳模工匠助教行 探路协同育人新生态
05-01 12:44寻迹中国丨燃起来了!德国小哥在叠滘“扒龙船”
05-01 12:24湖南将全面推广线下无理由退换货承诺
05-01 11:215月新规,一起来看!
05-01 11:13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颁奖活动举行
05-01 10:45湖南推动地质找矿和矿山采选冶装备更新 实施万亿矿业矿产要素保障专班服务|湖南发布
05-01 09:28韩红传喜讯
05-01 08:43海量财经丨青岛食品一季度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经营现金流大增1485.34%
05-01 08:11舞剧《牡丹亭》成功首演,苏州特推系列“宠粉”计划
05-01 07:10eBayQ1营收26亿美元 高于预期
05-01 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