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三驾马车”拉满国际范与民族风 和平芷江绽放文旅新魅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4 16:41:00    

芷江沿河风光带一角。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超 通讯员 吴俊 黄建建 怀化报道

2025年的“五一”假期,芷江奏响了文旅创新融合的交响曲。这座因“一纸降书”而闻名于世的和平之城,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交织中,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假期首日即接待游客超过2万人次。

透过人潮涌动的表象,芷江这座小城正用“和平牌”“国际范”“民族风”三张名片,承载着和平文化的深厚底蕴、民族风情的绚丽多彩与国际交流的时代脉搏,在侗乡山水间绘就文旅出圈的生动图景。

游客参观受降纪念馆(邓雨/供图)。

铸和平之魂 激活红色文旅新动能

“克敌受降威加万里”的篆刻在晨光中闪耀着光芒,受降纪念坊前等待入场的游客队伍已经排起长龙。

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芷江受降纪念馆在假期的第一天迎来了1.568万人次的参观者,其中35%是青少年。

馆内推出的“飞虎队文物特展”吸引了众多目光,包括陈纳德将军亲手绘制的水彩画《芷江机场的黎明》在内的数十件珍贵文物,以及利用AR技术复原的“芷江保卫战”场景,让历史以立体的形式展现。

五一期间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人数激增(邓雨/供图)。

“孩子第一次知道‘和平文化’不仅是历史书上的词,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活态传承。”一位家长感慨道。

“我们正在构建‘和平文化共同体’平台。”馆长吴建宏介绍道,通过与相关二战纪念场馆合作,建立了“和平记忆共享计划”,已经促成国际学术研讨会、青少年和平论坛等一系列交流活动,实现了从静态展示到动态对话的转变。

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多,位于芷江的受降纪念馆已经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观学习。它不仅是一个红色旅游胜地,更是一个传承红色文化、弘扬和平精神的重要平台。

俄罗斯留学生让娜在传承人李薪洪指导下,正在雕刻人生第一件石雕作品。

架文明之桥 洋学生“拜师”非遗

“每一刀都要顺着石纹走,急不得!”在沅州石雕工坊,俄罗斯留学生让娜在传承人李薪洪指导下,完成了人生第一件石雕作品。这个五一,像她这样的“洋徒弟”有20余位,他们来自怀化学院国际部,深入芷江学习孽龙舞、酸萝卜腌制等非遗技艺。

在龙津风雨桥旁,俄罗斯留学生尼基塔手持“袖珍版”孽龙,在传承人田可元指导下完成整套动作范式。这条仅1.5米长的“中国最小龙”,由两人配合完成“鹞子翻身”等高难度动作。

俄罗斯留学生尼基塔学习芷江孽龙。

“中国的传统非遗——芷江孽龙,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文化体验。”在亲身学习了芷江孽龙的舞龙技巧之后,这种古老的非遗给尼基塔留下了深刻印象。

田可元感慨:“曾经‘传男不传女’的规矩早已打破,现在连外国孩子都能舞出侗乡神韵!”

非遗技艺教学如火如荼的同时,“芷江酸萝卜”与“芷江鸭”的展位前也聚集了大量的留学生,这种独特的地方风味引得他们连连点赞。

留学生品尝“芷江酸萝卜”与“芷江鸭”。

“非遗本来一直是本土化的传承,‘洋徒弟’的到来打破了这种模式,传播面进一步扩大,可以让更多人参与我们的非遗、学习我们的非遗。”谈及“洋徒弟”学非遗的意义,非遗代表性项目“芷江酸萝卜”制作技艺县级传承人舒勇表示极大的认可。

根据文旅局数据显示,近年来芷江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持续增长,2024年接待游客470.13万人次,旅游收入44.07亿元,分别增长11.18%、14.03%。

鼓楼广场正在进行民俗节目表演。

展民族之美 传统节庆焕发现代活力

作为“艺韵芷江”全民艺术节的参赛者,杨秀英与村里的十位妇女共同耗时一个月精心编排了《侗乡春韵》,她们将农耕动作巧妙地融入舞蹈之中,展现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过去仅在村中跳侗族芦笙舞,未曾料想能带领姐妹们在鼓楼广场上演出!”来自芷江碧涌镇的杨秀英,身着传统侗族服饰,手持芦笙,满怀兴奋地分享道。

舞台上,她们身着绚丽多彩的侗族传统服装,头戴精美的银饰,随着芦笙悠扬的旋律翩翩起舞。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力量与柔美,每一个眼神都透露出对家乡的深情与自豪。观众席上,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和当地居民纷纷投以赞许的目光,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

杨秀英及其团队所展示的侗族文化之美,深深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这一刻,杨秀英及其团队成为了传播侗族文化的使者,她们用舞蹈讲述着侗族的故事,传递着侗族的文化精髓。

沅州云集人潮涌动。

从和平文化高地到国际交流窗口,从非遗传承现场到民族艺术舞台,芷江的文旅实践印证着:当历史记忆转化为文化资产,当传统技艺升华为文明对话,县域文旅就能突破地理边界。

正如芷江文旅广体局局长王艺所言:“文化自信不是关起门自说自话,而是让世界听见我们的故事,也让我们的故事里有世界。”这场以“和平”为底色、用“匠心”架桥梁的文旅实践,正让芷江从“历史见证地”走向“未来会客厅”。

热门文章

东丽关切 | 城市治理看东丽:区领导察看市容环境治理工程项目

03-25 20:51

两周内办结116件来电事项!哈尔滨市交通集团负责人接听12345热线

03-26 10:13

不止大风降温,沙尘也来“凑热闹”,带齐装备再出门!

03-25 20:54

降本减负增信心

03-26 10:16

早安,淮南!

03-25 20:57

融链赋能•岩企向新——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产融对接会(龙岩新材料产业专场)成功举办

03-26 10:19

原州区政协围绕促进优化 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专题调研

03-25 21:00

临沂水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

03-26 10:23

注意!清明假期首日火车票今起发售 收藏这份购票攻略

03-25 21:03

跨境追击电诈团伙,仅杭州地区就追回损失超200万元

03-26 10:27
最新文章

烟台最新事业单位招聘!

05-04 16:55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今日预计发送旅客153万人次

05-04 16:42

“三驾马车”拉满国际范与民族风 和平芷江绽放文旅新魅力

05-04 16:41

上海“五一”突然爆火!飞10分钟就要2000多元,乘客“秒”下单:太值得了!

05-04 16:33

收藏!成都市内三大火车站便捷换乘全攻略

05-04 16:13

来!住进山水诗里的慢时光......

05-04 15:36

工信部: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研发布局

05-04 14:13

盛李豪、黄雨婷霸榜世界第一!“干饭哥”积分创纪录

05-04 13:32

全国出行客流持续高位运行 公路迎来返程车流

05-04 11:44

四川人返程遇 “下马威”,降温 + 阴雨 + 沙尘组团来袭!

05-04 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