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10 11:46:00
Transparency
在广州天河区的私立华联学院,每天清晨,总有一位身形清瘦、精神矍铄的长者手提黑色公文包,准时出现在校园。94岁的侯德富,以72载的教龄,至今仍坚守讲台,或成为全国最年长的全职教师。
35年前,59岁的侯德富作了一个让所有人惊讶的决定:创办一所民办大学,为高校落榜生提供深造的机会。
侯德富本是华南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在行将退休之际,却有两件事牵动着自己的心:一方面,他身边一批批和自己年龄相仿的教授,已到离退休年龄,相继离开教学岗位,但他们当中大部分人,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教学经验丰富且身体硬朗,有心发挥“余热”;另一方面,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人数庞大,但招生名额有限,不少考生因几分之差名落孙山,失去读大学的机会。
“共产党培养了我,我才有今天,我办这个学校,目的就是要改变更多人的命运,特别是穷孩子们的命运。我们要让孩子们有书读。”这个朴素的愿望,成为他和几位老教授自筹资金办学的起点。
创校之初,华联仅是一个依托培训班的雏形。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和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它逐步成长为一座真正的高等学府。没有教室,就借用华南师大的教工俱乐部上课;校舍紧张,便租用棠东的旧厂房与民房过渡。十多年风雨漂泊,几经迁址,直至最终落户广州小新塘——岁月更迭,却始终未曾磨灭那份兴学育才的初心。
“我要回报养育我的人民,善用有生之年的每一分钟,对得起‘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这是侯德富最常说的话。
从华南师范大学到私立华联学院,侯德富在讲台站了72多年。直至今天,这位94岁高龄老校长,依然躬行着“三个坚持”:坚持参加学校的行政值班,坚持参加学生社团重大活动,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每周上4节课。他的手机号码向全校公开,让师生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总能直接找到这位“永不离线”的校长。
“学好语言一定要勤学苦练,脸皮要厚!”“这些基础词汇默写不出来,还上什么学!”课堂上的侯老严厉如初。但学生都知道,老校长严厉的背后,是深切的关爱。多年前一个新生入学日晚,他发现学生宿舍没有风扇,当即把自己办公室的风扇搬给了学生;他也曾义务支持来自川藏的孤儿和留守儿童,让他们在校园学文化、学技能。
“每次看到老校长来上课,我们都特别感动,觉得不好好听讲,真的对不起他。”华联学院一名学生说,这所学校更像是一个大家庭,而老校长就是最牵挂他们的家人。
从办学至今,侯德富创办的学校走出了8万多名学生,为4000多名贫困生减免学费、让他们有了求学的机会。
九十四年人生,七十余载教坛。侯德富用一生诠释着一个道理:有些价值,不会随岁月流逝而褪色,比如爱,比如责任,比如一位老教师对讲台一生的眷恋。
文、图、视频 | 记者 崔文灿
东丽关切 | 城市治理看东丽:区领导察看市容环境治理工程项目
03-25 20:51两周内办结116件来电事项!哈尔滨市交通集团负责人接听12345热线
03-26 10:13不止大风降温,沙尘也来“凑热闹”,带齐装备再出门!
03-25 20:54降本减负增信心
03-26 10:16早安,淮南!
03-25 20:57融链赋能•岩企向新——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产融对接会(龙岩新材料产业专场)成功举办
03-26 10:19原州区政协围绕促进优化 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专题调研
03-25 21:00临沂水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
03-26 10:23注意!清明假期首日火车票今起发售 收藏这份购票攻略
03-25 21:03跨境追击电诈团伙,仅杭州地区就追回损失超200万元
03-26 10:2794岁全职教师侯德富:一线教书72年,手机号全校公开
09-10 11:46人民日报关注:专项资金为何“买”到虚构的社区服务
09-10 08:53沈阳空港口岸过境免签外国人同比增长6825%
09-10 07:24中国同东盟国家经贸往来保持良好势头(权威发布)
09-09 18:44协同发展谱新篇丨用“意念”完成喝水?来雄安感受科技与生活的奇妙碰撞
09-09 17:47湖北省桥隧比最高!这条高速公路即将开工
09-09 16:27商洛商州法院 | 健身退款起争执,高效调解化纠纷
09-09 15:52雷暴大风、冰雹、暴雨!今天午后强对流袭辽!
09-09 14:12回应韩企员工在美被捕 韩国总统李在明:希望不再发生
09-09 13:23冀观察 | 9月10日当天,河北石家庄教师可免费乘坐地铁
09-09 10:58